第1290章 问题不小
当日晚上,倪亮率领护军骑兵旅和第一旅经武阳关马不停蹄的赶到应山县,但他们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驻扎。次日清晨倪亮才入城觐见皇帝,赵昺考虑到他们连日赶路,白日天气湿热,便仍照前时的规矩昼间休息,利用日落后至清晨凉爽的期间赶路。
傍晚,行驾出城与大军会合再次上路,孙恺便随行驾同行回返随州。为了保证安全,出城五里后,赵昺就被劝到车上。晚上除了漫天的星斗和一轮皎月,就是蜿蜒的行军队伍,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因而实在是寂寞,便要王应麟与孙恺同车叙话。
“孙恺,你部紧邻荆襄战区,对情况了解的多一些,可曾听到什么消息?”御车是经过改装的,比之战车行驶起来要平稳,且有八匹马挽车,里边配置也更齐全,当然还是比不上现代的高级房车。三人围几坐下,有小黄门送上茶水,他看向孙恺问道。
“陛下,我军围攻荆襄已经三个多月了,一直进展不大,众将私下中是有些议论!”孙恺不知道皇帝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事情,也不好议论友军,因此也不敢妄言。
“我们君臣私下中说话,不必有什么顾忌,朕也不会秋后算账,王相同样不是多嘴之人,有话尽管直言!”赵昺听其说话吞吞吐吐,明白他有所顾忌,便笑着言道。
“嗯,属下就妄言了!”孙恺点点头道,“众将皆言,现下荆襄集中了禁军第六、第七和第八三个军,且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甚微,而后又加强了骑兵第二师和炮兵第二师及内河水师鄂州分舰队,此外还有部分州军协助,总兵力就有十五万之众,而襄阳地区的敌军不过五个万户及附近屯田的十数个千户,兵力不及我军半数。本应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襄阳,可是久攻不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嗯,你接着说!”赵昺点点头,自己几次调度兵力加强荆襄战场,就是想速战速决,从而与两淮战场相呼应,但是最终落空,导致东集团过于突出,不得不放弃攻取开封,转入防御。
“属下私下也与众将谈论,以为荆襄久战无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孙恺言道,“一者荆襄战场诸部行动迟缓,乃至错过了进攻的时机,结果进入四月便春雨不断,导致江水上涨,给渡江进攻造成困难;二者,诸将多有矛盾,互不服气,风传江置帅几次召集众将议事,结果争论不休,意见难以形成一致,皆是不欢而散;三者,有人说江置帅虽有谋略,但是手下几个将领不配合,也是枉然。”
“还有什么,不要藏头露尾的,我要听的是真实情况!”赵昺听出徐凯故意在淡化江钲的能力问题,避免担上妄议上官的嫌疑,于是沉下脸道。
“是,陛下!”孙恺见陛下脸色不虞,也不敢再隐瞒道,“众人皆言江置帅御下无方,指挥不动几个手下将军,全仗陛下念及从龙之恩才没有将其撤换……”
赵昺虽然能从事务局的密报中获知各部的情况,但是涉及到的更多的是人员思想动态、有无通敌叛国及军官贪污腐化、侵吞钱粮、滥用职权等问题,没有旨意是不会刺探涉及军事指挥的情报。而他对江钲也是十分放心,除了在战略问题及重大决策上予以指导外,具体指挥上并不干涉,而他所知也皆是相关战报上所得。
不过赵昺也感觉到了荆襄方面出了问题,装备火器的十几万大军居然三个多月没有能攻克襄阳,尤其在他三次下旨尽快攻克襄阳的情况下,宋军还没有攻入襄阳核心地带,甚至连外围包围圈都没有合拢,使得襄阳守军仍能得到外部的援助。所以这也是他坚持亲征的原因之一。
孙恺现在说出的话更让赵昺觉得问题严重,如今部署在荆襄地区的六、七两个军居然江钲都指挥不动,而这三个军可以说是他的基干部队,由其带到琼州的殿前禁军整编而来。他依靠的反而是直属枢密院的骑二师和炮二师及内河水军,事情简直就像笑话一样。
由于三个军都统意见不统一,谁也说服不了谁,又不服其他人,导致在攻取襄阳的问题上各搞一套,而以一己之力又难以实现。江钲又难以对他们进行压制,便想制定一个能够为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可这何其难也。于是荆襄战场上打成了僵局,接着又错过 了汉水的枯水期,以致进攻襄阳更加困难。
另外据孙恺听知,荆襄方面几个军战斗力比之江东诸军要差很多,尤其是军官的指挥能力欠缺。传闻六军都统潘念和七军都统伍隆起排军布阵居然全仗手下的司马、参军指挥,因为他算不清账,不知道一个方阵需要多少士兵,每个排面能控制多长的战场,甚至看不懂现在新式地图,还要底下人给他解说。
上行下效,将帅如此,底下的军官自然也不会主动学习,同样依靠手下的参军、虞侯。而从讲武堂学习回来的军官最大的作用就是帮着上官看图,书写文书,自其它各军交流过来的军官干得也都是军师、参谋的活儿,根本没有自主指挥部队的权力。
赵昺听到这些也是极为震惊,过去一年春秋两度大校阅,因为湖广制置司距离临安距离远,部署分散,调度不便。都是抽调御前护军和江东诸军,而湖广制置使都是由枢密院派员监督,由置司自行组织校阅。乃至他无法了解到各部的真实战斗力,还以为一切如斯呢!
而赵昺深知两军对战,绝非像战争片里那样,为抓人眼球,皆是士兵肉搏是十分场景。或者再加些武将单挑来为正戏助兴;然后一声令下,步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向敌人冲去,弓箭手的箭雨不断射在盾牌上,最后双方的步兵短兵相接。
于是乎就想当然的以为,古代将领似乎只要会打架,偶尔用用火攻,或者知道埋伏敌军就行了。赵昺可以明确告诉你,别太天真!如果你高数年年挂科,穿越回古代就只能站在最前排做小兵。虽然当军事指挥官不至于要求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科科满分,但是你数学不好,那肯定没法指挥好军队的。
因为要想将几千名士兵按照合理阵形布置到战场,对指挥官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毕竟战场上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生死。到了战场,涉及到布阵则会更加复杂。
譬如一个步兵队得站成几行?为保证每个步兵在战斗时不会挥刀或者突刺时可能会打到友军,而误伤到战友,每个步兵得有多大的战斗空间?这都需要经过计算,这还是未使用特殊阵形的时候,当使用标志性的雁翅阵,又或者对抗敌人骑兵冲锋时,阵形配置又会有所不同。作为指挥官,临场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具体的士兵站位也涉及到数学。一个军、一个师、一个团、乃至一个都,其中有多少长枪手、刀盾兵、弓弩手,你又该怎么布置阵形、分配士兵的战位,保证他们都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战力。这个时候就得经过一系列稍微比较复杂的计算了,否则就会乱作一团。
再有阵形的深浅也是一个问题,就是最简单的方阵来说,如何保证横向的行数和纵向的列数相等或相差很小,士兵之间纵向的间隔要有多少,以便留出迈步余地,来保证让更多前排人员投入战斗,更可以包围狭窄阵型脆弱的侧翼。
如今进入了火器时代的新宋军,火枪成为战场主角,重视肉搏的阵型已经落伍,步兵阵形也随之发生变化,线列步兵战术取代了传统步兵战术。而要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密度,最普遍的就是所谓的‘三连击’,遭遇敌人后,后排士兵会往前排走,行数由六行变为三行。紧接着,第一排士兵跪着射击,第二排士兵可以弯下腰射击,第三排则是站着射击,这样一来,所有火枪兵就能在必要时进行一轮火力齐射。
同时,每个步兵营之间的距离也有要求:各方阵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大,以便于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部署成线状阵形,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很多时候还得根据具体战场地形情况来变化,同样也需要精确、快速的计算。
反制骑兵在线列步兵时代依旧非常重要。如果观察到敌方骑兵正在向己方冲锋,那么步兵应该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空心反骑兵方阵,甚至有时就得将部队排成更复杂的实心方阵以应对敌人的骑兵威胁。而阵形的变换犹如拼积木一样,不同规格的积木要怎样拼成一个合适的大方阵,同时也需要经过计算才能最大化的提高作战效率。
而这些只是作为军官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算术都学不好,一个基层军官都不合格,更不要说指挥千军万马,还要与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高级指挥员了…… 展开全部内容
傍晚,行驾出城与大军会合再次上路,孙恺便随行驾同行回返随州。为了保证安全,出城五里后,赵昺就被劝到车上。晚上除了漫天的星斗和一轮皎月,就是蜿蜒的行军队伍,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因而实在是寂寞,便要王应麟与孙恺同车叙话。
“孙恺,你部紧邻荆襄战区,对情况了解的多一些,可曾听到什么消息?”御车是经过改装的,比之战车行驶起来要平稳,且有八匹马挽车,里边配置也更齐全,当然还是比不上现代的高级房车。三人围几坐下,有小黄门送上茶水,他看向孙恺问道。
“陛下,我军围攻荆襄已经三个多月了,一直进展不大,众将私下中是有些议论!”孙恺不知道皇帝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事情,也不好议论友军,因此也不敢妄言。
“我们君臣私下中说话,不必有什么顾忌,朕也不会秋后算账,王相同样不是多嘴之人,有话尽管直言!”赵昺听其说话吞吞吐吐,明白他有所顾忌,便笑着言道。
“嗯,属下就妄言了!”孙恺点点头道,“众将皆言,现下荆襄集中了禁军第六、第七和第八三个军,且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甚微,而后又加强了骑兵第二师和炮兵第二师及内河水师鄂州分舰队,此外还有部分州军协助,总兵力就有十五万之众,而襄阳地区的敌军不过五个万户及附近屯田的十数个千户,兵力不及我军半数。本应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襄阳,可是久攻不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嗯,你接着说!”赵昺点点头,自己几次调度兵力加强荆襄战场,就是想速战速决,从而与两淮战场相呼应,但是最终落空,导致东集团过于突出,不得不放弃攻取开封,转入防御。
“属下私下也与众将谈论,以为荆襄久战无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孙恺言道,“一者荆襄战场诸部行动迟缓,乃至错过了进攻的时机,结果进入四月便春雨不断,导致江水上涨,给渡江进攻造成困难;二者,诸将多有矛盾,互不服气,风传江置帅几次召集众将议事,结果争论不休,意见难以形成一致,皆是不欢而散;三者,有人说江置帅虽有谋略,但是手下几个将领不配合,也是枉然。”
“还有什么,不要藏头露尾的,我要听的是真实情况!”赵昺听出徐凯故意在淡化江钲的能力问题,避免担上妄议上官的嫌疑,于是沉下脸道。
“是,陛下!”孙恺见陛下脸色不虞,也不敢再隐瞒道,“众人皆言江置帅御下无方,指挥不动几个手下将军,全仗陛下念及从龙之恩才没有将其撤换……”
赵昺虽然能从事务局的密报中获知各部的情况,但是涉及到的更多的是人员思想动态、有无通敌叛国及军官贪污腐化、侵吞钱粮、滥用职权等问题,没有旨意是不会刺探涉及军事指挥的情报。而他对江钲也是十分放心,除了在战略问题及重大决策上予以指导外,具体指挥上并不干涉,而他所知也皆是相关战报上所得。
不过赵昺也感觉到了荆襄方面出了问题,装备火器的十几万大军居然三个多月没有能攻克襄阳,尤其在他三次下旨尽快攻克襄阳的情况下,宋军还没有攻入襄阳核心地带,甚至连外围包围圈都没有合拢,使得襄阳守军仍能得到外部的援助。所以这也是他坚持亲征的原因之一。
孙恺现在说出的话更让赵昺觉得问题严重,如今部署在荆襄地区的六、七两个军居然江钲都指挥不动,而这三个军可以说是他的基干部队,由其带到琼州的殿前禁军整编而来。他依靠的反而是直属枢密院的骑二师和炮二师及内河水军,事情简直就像笑话一样。
由于三个军都统意见不统一,谁也说服不了谁,又不服其他人,导致在攻取襄阳的问题上各搞一套,而以一己之力又难以实现。江钲又难以对他们进行压制,便想制定一个能够为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可这何其难也。于是荆襄战场上打成了僵局,接着又错过 了汉水的枯水期,以致进攻襄阳更加困难。
另外据孙恺听知,荆襄方面几个军战斗力比之江东诸军要差很多,尤其是军官的指挥能力欠缺。传闻六军都统潘念和七军都统伍隆起排军布阵居然全仗手下的司马、参军指挥,因为他算不清账,不知道一个方阵需要多少士兵,每个排面能控制多长的战场,甚至看不懂现在新式地图,还要底下人给他解说。
上行下效,将帅如此,底下的军官自然也不会主动学习,同样依靠手下的参军、虞侯。而从讲武堂学习回来的军官最大的作用就是帮着上官看图,书写文书,自其它各军交流过来的军官干得也都是军师、参谋的活儿,根本没有自主指挥部队的权力。
赵昺听到这些也是极为震惊,过去一年春秋两度大校阅,因为湖广制置司距离临安距离远,部署分散,调度不便。都是抽调御前护军和江东诸军,而湖广制置使都是由枢密院派员监督,由置司自行组织校阅。乃至他无法了解到各部的真实战斗力,还以为一切如斯呢!
而赵昺深知两军对战,绝非像战争片里那样,为抓人眼球,皆是士兵肉搏是十分场景。或者再加些武将单挑来为正戏助兴;然后一声令下,步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向敌人冲去,弓箭手的箭雨不断射在盾牌上,最后双方的步兵短兵相接。
于是乎就想当然的以为,古代将领似乎只要会打架,偶尔用用火攻,或者知道埋伏敌军就行了。赵昺可以明确告诉你,别太天真!如果你高数年年挂科,穿越回古代就只能站在最前排做小兵。虽然当军事指挥官不至于要求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科科满分,但是你数学不好,那肯定没法指挥好军队的。
因为要想将几千名士兵按照合理阵形布置到战场,对指挥官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毕竟战场上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生死。到了战场,涉及到布阵则会更加复杂。
譬如一个步兵队得站成几行?为保证每个步兵在战斗时不会挥刀或者突刺时可能会打到友军,而误伤到战友,每个步兵得有多大的战斗空间?这都需要经过计算,这还是未使用特殊阵形的时候,当使用标志性的雁翅阵,又或者对抗敌人骑兵冲锋时,阵形配置又会有所不同。作为指挥官,临场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具体的士兵站位也涉及到数学。一个军、一个师、一个团、乃至一个都,其中有多少长枪手、刀盾兵、弓弩手,你又该怎么布置阵形、分配士兵的战位,保证他们都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战力。这个时候就得经过一系列稍微比较复杂的计算了,否则就会乱作一团。
再有阵形的深浅也是一个问题,就是最简单的方阵来说,如何保证横向的行数和纵向的列数相等或相差很小,士兵之间纵向的间隔要有多少,以便留出迈步余地,来保证让更多前排人员投入战斗,更可以包围狭窄阵型脆弱的侧翼。
如今进入了火器时代的新宋军,火枪成为战场主角,重视肉搏的阵型已经落伍,步兵阵形也随之发生变化,线列步兵战术取代了传统步兵战术。而要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密度,最普遍的就是所谓的‘三连击’,遭遇敌人后,后排士兵会往前排走,行数由六行变为三行。紧接着,第一排士兵跪着射击,第二排士兵可以弯下腰射击,第三排则是站着射击,这样一来,所有火枪兵就能在必要时进行一轮火力齐射。
同时,每个步兵营之间的距离也有要求:各方阵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大,以便于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部署成线状阵形,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很多时候还得根据具体战场地形情况来变化,同样也需要精确、快速的计算。
反制骑兵在线列步兵时代依旧非常重要。如果观察到敌方骑兵正在向己方冲锋,那么步兵应该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空心反骑兵方阵,甚至有时就得将部队排成更复杂的实心方阵以应对敌人的骑兵威胁。而阵形的变换犹如拼积木一样,不同规格的积木要怎样拼成一个合适的大方阵,同时也需要经过计算才能最大化的提高作战效率。
而这些只是作为军官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算术都学不好,一个基层军官都不合格,更不要说指挥千军万马,还要与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高级指挥员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