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汉室倾颓 第五十一章 誓死追随
“文优,今夜来人你可猜到是谁?”董卓脸色阴沉的问向身旁的李儒。
“臣怕所猜有误。”李儒插手立于眉心之间。偷眼观瞧着董卓的脸色。董卓的脸色依旧那么的阴沉,死水一般的平静。李儒不相信,任谁死了儿子又死了侄子,断了自己的后,还能这么悄悄地过去。何况,想到这里的李儒又看了几眼董卓,却现隐藏在衣袖之下的指尖在颤抖,微微的颤抖,不由自主的颤抖。愤怒还是什么?李儒突然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夜,一丝光明中却暗藏着无穷无尽的恐惧。何况,董卓乎?
“说。”
“臣想会是洛阳城内的士大夫所为……”李儒的声音不自觉的小了。不管是不是,李儒知道,今夜董卓就于门阀站在了对立面。几次三番的阻挠,还处于弱势之下,藐视身为豪强的董卓,董卓几次三番的缓和自己同那些人的差距,却无功而返。这是不可磨灭的裂痕,不和复合的矛盾。当然,这一切都是借着自己的口说出的,恐怕,自己也会沦为奸佞,亦或是功勋之臣。自己已经上路,跟随着董卓的步伐开始踱向前方。
“为什么啊!为什么啊!”突然暴怒而起的董卓,一手推掉眼前碍眼的那些东西。就像是下定决心要扫平前边所有的绊脚石。不成功便成仁,千古骂名自己一人挑了就是。
董卓这一番惊天怒吼,吓坏一旁服侍的婢女。面色惶恐,揣测不安的颤抖着。
李儒嘎了嘎,又乖巧的闭上了嘴。
“老夫一片的赤胆之心,在这群人眼里竟然换回来这些。”颤抖间,一代枭雄辛酸的润湿了眼眶。
大厅内,静静的。
忽的,从院落之中,闪进一个人。
李儒看不见那人的脸庞,因为他整个人都被包围在黑衣内。李儒知道,这就是那个前辈,一个鬼魂一般的高人。
老者仿佛没有看见屋内的事物,走到董卓的身前,悄然的低语了几声。言罢,身子转出屋内,消失不见。
“好!好!好!”董卓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牙缝之中的恨意却又多了几分。望着府外的洛阳城,散着无限的恨意说道:“你们要玩,老夫奉陪到底。”
“啪。”一声破碎的茶盏,吓得众人胆寒。
——————我是++分++界线————————
是啊!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又能给些什么承诺呢?这些不能,我不能给。在这个充满未知的时代里,我举步维艰,每走一步,提防的不仅仅是董卓,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敌人。这个位置,太显耀了,显耀到所有人都想爬上这个高位,却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是不是该要想想今后的未来了,行刺失败后,我又该何去何从?刘辨苦涩的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朕不能给你们什么承诺,因为朕一无所有,朕也没有先祖的雄韬伟略,朕一无所有。刘辨重复了两遍一无所有。
“陛下。”蜡脸人一声唤回刘辨。二人就这么的四目而视。“可是,只要有信心,刀山火海又算得了什么呢?”
“是啊!刀山火海又算得了什么呢?信心。信心。”
“陛下。臣愿意追随陛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蜡脸人阴湿的眼眶中透露的却是一种坚毅。
“好!”刘辨气势突然提了提,突然间想到了刘协,想到了刘协那句话:为这一腔子热血,死又算得上什么?“好,好一个壮士。某与你同甘共死。”
蜡脸人感受到了来自刘辨手上的力道,还有信任。眼眶一湿,自古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伯乐难寻,自己这一匹千里马就赌上这一回。
见蜡脸人如此豪爽。知道今夜是该要轮到自己了。大汉冲自己身旁的刘氏留恋的看了一眼,带着一种坚定的神情,向刘辨重重的磕了几个头。满脸严肃的说道:“某这一生,行侠仗义,混迹草莽。今不想与陛下同席而饮,畅谈古今侠义,经陛下点拨,粗略侠与义。又幸得陛下相救,才能与刘氏脱离虎口,某不才愿以这八尺身躯,甘效死命,做得个荆轲、专诸之辈。为陛下身死而不悔。”铿锵有力的几句话,倒是让车内几人刮目相看。
草莽怎么了?草莽中人也通大义。
此一刻,刘辨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之中的泪水,曾经几次落泪,对刘协、曹操、吕布都落过,可是却没有这一刻这么强烈,这是一种感激,一种知己相逢,快意恩仇的感动。这是属于自己的能臣之士。
在大汉眼中是士为知己者死。
孤寂,悲怆。
在蜡脸人眼中却是向往。
无惧,豪气。
而徐荣你呢?刘辨把头转向徐荣那里。仿佛在等待着徐荣的答案。这个天下,卿可愿同我共赏。
徐荣很沉闷,倒不是说没有受到自己师弟还有大汉的感染,只是自己有些话不得不说。
“师兄,你是担心你的……”蜡脸人了解自己的师兄,知道那是个性情中人,只不过从来不流露于表。
“朕可以派人去解救。”刘辨急着抓住徐荣的右手,回过头来痛下决心道:“王师可愿前往?”
王越一愣。
“哦。不,不,不。”徐荣猛地跪伏在地拒绝道。王越对刘辨意味着什么,自己又怎能不知道。生死相托的人。
“师兄,那还到底是为了什么啊?”蜡脸人焦急的问向徐荣。
大汉也不仅侧目而视。
徐荣看了看众人,仿佛下了决心道:“虽然我徐伯忠有些许儿女私情,可是我也不是为了儿女私情就忘了国家大事的人,只是……只是,陛下还没有给我等一个答复。”
“好!”刘辨猛地起身,豪气云干的掀开窗帘,直指西方,血气上涌道:“我要这大汉的铁骑踏遍每一寸的土地。虽不全,也要荣誉而死。”
徐荣见刘辨此刻决心已下。当即跪倒。
“臣徐荣愿随陛下赴汤蹈火。”
“臣麴义愿随陛下赴汤蹈火”
“臣典韦愿随陛下赴汤蹈火。”
……
(抱歉!不知道这章写的怎么样,反正笔者自己是有了一点点的小感动。眼镜忘了带,所以码起来确实挺费事。~~~~~~~~~收藏吧!)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