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扰/
心理咨询室里,一位母亲坐下后,先给我看了她女儿两天前发给她的短信:“妈妈,我受不了了,我彻底被同学孤立了,我很难受,我想回家,我真的不想上学了……”
“事情是这样的。”女孩的母亲解释说,“女儿跟一个女孩关系很好,她们两个形影不离、无话不说。两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那个女孩常常议论其他女同学,我女儿也就跟着说。比如,那个女孩说,谁谁好贪小便宜,我女儿就说:‘对,上次她跟我借了两元钱就没有还。’那个女孩说,谁谁好在男生面前卖乖,我女儿就说:‘对,那次我看见她跟一个男生说说笑笑……’
“就这样,那个女孩议论同学,我女儿就随声附和。由于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所以议论同学的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被议论的同学也不是一个两个。后来,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反正女儿和那个女孩有了矛盾,两个人关系不好了。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女孩恶人先告状,把她们两个在一起议论别人的时候我女儿随声附和的话,都给说了出去。不仅告诉了当事人,而且告诉了全班同学,我估计还会添油加醋。这下,全班的女生都对我女儿很不满、很排斥,都不愿意和我女儿一起玩了。
“女儿被大家孤立了,每天出来进去就她一个人,没有人和她说话,没有人和她同行。这样还不算,还有一些女孩奚落她、讽刺她。女儿对我说,她现在很孤独,很害怕,很难受,简直要受不了了,上课也学习不进去了。我越是和孩子谈,孩子越不想上学了……”
“您说,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样帮助女儿?该怎样和女儿谈?”最后,女孩的母亲把问题摆在我的面前。
/心理解析/
“您是怎么和孩子谈的呢?”我这样以问代答绝非踢皮球,我了解一下她和女孩交流的情况,能更好地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女孩的母亲说:“听了女儿的事情后,我跟女儿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记住教训吧。”
“这样和孩子谈了之后效果怎么样?”我问。
“没效果,不管用。而且,我看女儿的心情更不好了,她更难受了。”女孩的母亲愁眉苦脸。
我表示理解:“看来这样和孩子谈不行,那您还尝试过其他的方式吗?”
“我还和孩子说,要学会宽容别人,宽容别人的缺点,也要宽容那个同学……”
“这样谈的效果怎么样呢?”
“情况稍微好一些,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女儿还是心情不好……”
“那就是说,这样谈还不是很对症。”我启发她说,“那么,究竟该怎样和孩子谈才好呢?”
女孩的母亲说出了最后的一招:“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说,就怪你自己,你还不好受?!谁让你在背后议论别人?!”
“这样和孩子谈,效果怎么样?”我表示了强烈的关注。
“没想到我这么一说,女儿的心情反倒平静了。这不,她今天上学去了,我才到您这里来。”女孩的母亲不无困惑地说,“我起初怕这样责备她,她会受不了,没想到这样谈,她反而心情好多了。为什么前两种谈话方式没有什么效果,这样责备反而效果还不错呢?您说我以后该怎么跟女儿交流这样的问题?”
很明显,先前妈妈和孩子谈话效果不好,是因为妈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理解方式。有时候,成年人说的话,从成年人的角度看可能没错甚至很有道理,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却未必妥当。因为孩子听了成人的话后,可能会有与成人的预期完全不同的理解,孩子越小这样的情况越多。所以,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成人与孩子说话一定要当心,要考虑孩子会怎样理解。
/心理对策/
人们理解其他人的话,都离不开自己已有的经验,就是说,人们都是用头脑里的已有经验,对别人的话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理解。孩子和成人年龄不同、经验不同,因而对一些话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女孩的母亲第一次的说法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原本不错,但女孩的理解可能是“人都是不可靠的”“是别人在伤害我”;第二次母亲的说法是“要学会宽容别人,宽容别人的缺点,也要宽容那个同学”,这话原本也不错,但女孩的理解可能是“说到底还是别人不对,还是别人不好”。
因此,女孩听了这两种说法后,仍认为是别人对不起自己,内心除了抱怨别人,根本不会自我反思。再加上母亲对女孩情绪的过度关注,也让女孩难以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
女孩的母亲最后的说法是“谁让你在背后议论别人”,这句话推动了女孩自我反思。女孩经常和同学在一起议论别人,很难分清谁先谁后、谁议论谁附和。即便她确实每次都是随声附和,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女孩的母亲意识到并表达出这一点,也就带动了女孩自我反思,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这种自我反思,常常是恢复理性、稳定情绪的重要心理前提。女孩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调整了情绪,从而顺利上学。
看来,成人和孩子说话,特别是和小孩子说话,真的是要小心谨慎哪!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