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营地。
时值九月,南风渐止,空气中少了几分湿润。打算南迁的候鸟们,成群结队地争取着最后的时间觅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不热闹。
天空上,飘着几朵懒得移动的云彩。微风一吹,远处微微泛黄的草场,画出绚丽的波Lang;山上的树叶渐渐变了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趴在山头的夕阳一照,真可谓色彩纷呈。天高云淡,好一幅秋日美景!
站在三楼的窗子前,何绍明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渐渐有些迷醉。心里琢磨着,有朝一日,就在这山脚下颐养天年,整日娇妻美妾,呼儿逗女的,也是一种享受。
‘砰砰砰’,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何绍明这片刻的惬意。
“进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秦俊生手拿着公文,走了进来。
到得何绍明身前,一个标准的军礼过后,脸上显出戏谑之色:“朝廷那些大佬不知发什么神经,居然想起给咱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发电文了。大帅,朝廷给您的公文,您过目。”说罢,将手中的电文递了上去。
何绍明展开,看了几眼,眼睛渐渐含了笑意,可接着看下去,却是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见何绍明如此表情,秦俊生小意问道:“大帅,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啊?”
何绍明随手将电文扔在桌子上,面沉如水,道:“朝廷那些大爷想起咱们来了,给咱们拨了二十万的银子。”
“哦?那这是好事儿啊,起码给大人您省钱了。怎么我看大人您满脸不高兴?”秦俊生嬉笑道。
“好事儿?”何绍明嗤笑一声。“朝廷出二十万两银子,是给咱们的开拔钱。打算让咱们开赴热河,剿灭金丹道匪徒起义。”
闻言,秦俊生楞了一下,随即满脸嘲讽地笑了起来:“那帮子朝廷的大爷,怕是让这金丹道闹得不清,连咱们这未成之军都想起来了。嘿,大帅,我看您干脆带个旅过去走走样式得了。”
何绍明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你别把那些用宗教思想武装起来的农民想得多厉害,那么几千人,老子带一个团都能灭掉。可老子没心思去搞内斗,这事儿还是拖着吧。起草一封电文,就说咱们新军未成,军械短缺,尚需一些时日,待整饬一番,定会择日出兵。”
“是。”秦俊生肃容应了一声,敬礼转身而去。
何绍明皱着眉头复又坐下。批复了几件公文后,始终敲响,抬头一瞧,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七点了。伸了个懒腰,打算巡视一圈军营后便回家休息。
出了楼,叫上亲兵,何绍明便开始四处巡视起来。
此时,整个营地已完全变了模样。正中间,便是何绍明平时待着的统帅部,也就是参谋部所在。东面,除了一排排整齐的宿舍,便是黄土铺成的操场;西面靠水,到处都是一座座半埋在地下的仓库,还有数不清的粮垛子,这里是后勤所在地;南边靠山,山脚下除了有宿舍,更多的是各种复杂地形的训练场;北面从前是一望无际的草甸子,如今一栋栋二层的楼房立了起来,每逢晚上,大大小小的军官都会集中在这里,听那些德国退役军官给他们讲课。这里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学院。
再往东北方向看,隐隐约约能看到高耸的烟囱正冒着浓黑的烟尘。那里,是已经初具规模的工业区。如今,发电厂已经提前竣工,开始输电了;附带的水泥、砖瓦等工厂也一早完工;枪械局现在每日可提供一挺仿造的马克沁,外加五十支春田1890步枪。炸药、子弹无数,手榴弹更是以每日三百多枚的速度生产着。钢铁厂那边儿,在主体工程没完工的情况下,詹天佑组织人立起了小高炉,多了没有,每日几十吨的生铁、钢还是能产出的。
何绍明先是朝东转了转,主要是看看士兵宿舍。走了没多远,便远远听到宿舍方向传来的歌声。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听着一群糙老爷们儿用公鸭嗓子吼着军歌,何绍明不由得得意起来。士兵生活枯燥,必要的文娱调剂,可以让这帮大头兵将过剩的精力发泄出来。别说,南腔北调这么一喊,颇有点儿军旅的味道。
“宁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走了一段,听的更多是这首《白桦林》。何绍明不禁莞尔,军中流行凄婉的歌曲,好像是个定律。比如二战时德国人喜欢唱《莉莉玛莲》,小鬼子喜欢嚎《君之代》。
何绍明这儿正琢磨呢,猛然听到极其不和谐的歌声,而且极为耳熟。
“我得儿意的笑,我得儿意的笑,笑完金枪永不倒……”
听得何绍明满脸黑线,这自个儿瞎唱的曲子怎么就流传出去了呢?
眼瞅着何绍明脸色不对,旁边儿的凯泰有些慌乱,急忙解释道:“大帅,天地良心,绝不是我传出去的。”
何绍明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凯泰,你小子知道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行啊,知道编排本帅了?打明儿起,跟着侦察兵训练一个月!”
“是。”凯泰有些垂头丧气地答道。随即愤恨地瞄了眼那宿舍,正看见几个在那儿上蹿下跳的熟人。“王八蛋,果然是刘鹏飞手下的兵。小爷跟你没完!”凯泰恨恨地发誓道。
侦察兵?那可是苦差事。人家别的兵种,顶多就是早晨跑操,上午队列训练,下午军事技能训练,可这侦察兵,没事儿还总搞什么野外生存训练。经常将几个人扔到深山老林里,一呆就是一个星期。等一个星期人回来后,表情木讷,言辞少的可怜,整个就成傻子了。
“走吧,去北面瞧瞧。”何绍明看了下时间,觉得差不多该回家了,便原路返回统帅部。在楼前骑了马,直奔西北的营门而去。
一路上,经常有一队队头戴白色钢盔,手臂上缠着红色臂章的宪兵,停下脚步对何绍明行礼。这宪兵,是冯诺伊尔提出来的。军队的纪律,不能只靠军官去维持,还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于是,顺理成章的,宪兵团便诞生了。
何绍明特意拐了个大弯,在军事教学区转悠了一圈儿。只见,点了电灯,换上了玻璃的教学区,每间课堂上都有德官的身影。下面听课的众将士,要么凝神听着,要么在飞快地记录着笔记。有些下了课的将士,围坐在楼前,三五成群地讨论着什么。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何绍明满意至极,不由得挂着微笑,手持马鞭指向教学区,侧头问凯泰:“凯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凯泰顺着指向,看了半天,疑惑道:“黑咕隆咚的还能有什么,除了房子就是人呗。”
何绍明不满地拿马鞭敲了下凯泰的头,随即转头,露出痴迷之色,喃喃道:“我看到的是一只正在崛起的强军……”
随即,何绍明笑了笑,不理凯泰满脸的疑惑,打马飞奔而去。
翌日。
朝廷的电文又来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之类的说了一大堆,无外乎就是催促何绍明整饬军务,尽快出兵。
看着电文何绍明自个儿笑了半天。这关东军可是自个儿一手建起来的,朝廷除了给划块地皮,又给了四十万两的银子,别的是什么都没有。如今倒好,居然提起食君之禄这事儿来了。
当即回复了一封声泪俱下的电文。大略地列了一下,关东军成立到现在,各项的花费,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何绍明是多么无私,自个儿掏钱垫付了银子。又说如今已经进了秋天了,新军上下还穿着夏装,甚是可怜,希望朝廷能拨一笔银子,也好让关东军不至于大冷天的穿着单衣去剿匪。
这电文一发出去,朝堂上腐儒惊讶之余,开始琢磨起来。不说别的,单说那张大略的花费清单,就够大佬们倒吸一口凉气的了。军械、军饷、吃食嚼裹、衣装被服,零零碎碎加一起半年多超过了二百万两银子。他何绍明练一师新军,半年不到就花费了相当于全国八分之下的税收,他何绍明的关东军是用银子堆起来的么?
再往下看,这冷汗可就止不住了。营盘建造,开厂矿,办枪械局,加起来六百万的银子又出去了。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此时大清的赋税,不过才四千万两上下。两样加起来八百万,顶上大清赋税的五分之一了。
老军机额勒和布看罢,连连赞叹:“这何绍明还真是实心为皇上办事儿的人,如今楞是自个儿掏银子,给皇上办新军,这份诚心难得啊。话又说回来了,这何绍明到底有多少钱啊?。”
那边儿,后党之一的世铎世三爷听着可不乐意了。什么意思?诚心给皇上办事儿?合着没太后老佛爷什么事儿啊。当即咳嗽一声,道:“他何绍明这招可精明着呢。这银子,不过是他何绍明先垫付而已。待国库充盈,朝廷还能亏待了他何绍明?就是别人不给,老佛爷也得给那小子做这个主。到头来,他何绍明一分钱没花,还给自己博了个好名声,真会算计啊。”
世铎这话一说完,军机处签押房内的气氛可就不对了。都是混迹朝堂几十年的人,话里话外那么点儿意思都能听出来。世铎的话,这是摆明的将太后放在头一位啊。当下,帝党后党彼此怒目而视,这边儿吵吵着皇上圣明无比,那边儿嚷嚷着老佛爷明鉴万里,是互不相让。到后来,干脆就把何绍明的电文,还有热河的乱局给忘了。一门心思地互相攻讦起来。
“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门房外传来一嗓子怒吼,里边儿顿时没了动静。竹帘挑动,须发皆白的翁同龢翁老中堂来了。
这位军机首府迈着四方步,环视一圈,轻哼了一声,随即落座主位。
“这电文内容,老夫大概都知道了。八百万的银子,辽阳一地的赋税不过二十余万,加上皇上先前给的四十万,不过才六十万两银子。他何绍明生生垫付了七百四十万。诸位就别说什么风凉话了。额大人,听说您的小妾,前日办了场水陆法式,听说光是香火钱就捐了八千八百八十八两。要不,额大人您也往国库捐献点儿?一万两万的咱也不嫌少。”
闻言,额勒和布脸色微红,一时找不出反驳的话,不住地喝茶掩饰。那边儿的世铎看着对手如此尴尬,不免笑意盈盈。
“世三爷,上个月您的爱犬死了,听说您愣是让风水先生给找了块宝地。又是雇民夫,又是迁人家祖坟的,折腾了小半个月。您没少花银子吧?”
没等世铎笑得畅快,翁同龢一句话也将他羞辱得面红耳赤。这两人一不说话,签押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翁同龢侯了半天,见大家伙都噤若寒蝉,等着他开口。满意地暗自点头,双手抱拳,对着东边拱了拱,神色恭敬道:“何绍明的电文,老夫已经禀报皇上了。皇上发话了,何绍明忠心办差,恪尽职守,且因公废私,掏钱助饷,为大清之楷模。钦命,赏双眼花翎,御赐黄马褂,赐紫禁城骑马。另,加派三十万两库银,为关东军更换秋冬衣衫。”放下手,顿了顿,语重心长道:“诸位臣工,如今热河的匪众,向东波及到了奉天,向西向北到了蒙古王公的地盘,向南已经过了察哈尔,就快闹到直隶了。情势如此危机,诸位不思为君解忧,反倒在此勾心斗角,可对得起皇上赐予的俸禄?”
“皇上和太后通过气了。著,盛京将军裕禄为剿匪钦差,领奉天、热河、察哈尔各地练军,另领一部关东军以及淮军,入热河,限期三个月,剿灭乱匪。兵马粮草调动事宜,诸位不可怠慢,早一日发兵,匪乱便早平一日。如此,也好让圣上安心,让百姓修养。”
“臣等必竭尽全力,以安圣心。”签押房内,所有的官员齐齐地对着东方,拱手作揖道。
没几日,京师的电文又到了何绍明手中。
这回可不是一份,而是两份。
一份是朝廷给何绍明的嘉奖,除了一堆无用的头衔,多了点儿俸禄外,还多了三十万两的银子。另一份,是翁同龢给何绍明发的电报。电文里一堆废话之后,让何绍明安心,说是皇上已经知道何绍明是如何忠心办差了,等以后国库充盈,一分银子也不会少了他何绍明的。另外,又说最近光绪如何忧心,整日食不下、寝不安的。一方面是忧心热河乱局,另一方面也是忧心,怕后党借助李鸿章的淮军,率先剿灭的乱匪,以为凭借,趁机打击帝党云云。
何绍明乐了半天,将电报递给一旁的秦俊生,道:“瞧见没,抻着点儿,反倒落了一身的好处。我看,还得继续蘑菇着,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处。”
秦俊生看罢电报,闻言一乐,道:“大帅,您这抻来抻去的,是不是压根儿就没打算去啊?”
何绍明无奈摇了摇头,道:“不去?不去的话,回头这差事就没了。那帮子朝廷大佬内斗是行家里手,怎么会容忍咱们这不听宣调的关东军?如今是九月十四,再拖上个十来天,等那批士官初步培训完了,估摸着也得出兵了。”
(厚颜要收藏鲜花贵宾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