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身先士卒,堪称民族工商业的先驱

作为一名朝廷重臣和改革家,孙家鼐却不像晚年的李鸿章那样投机取巧,甘当奴才,像哈巴狗似的刻意看“主子”眼色行事,以粉饰太平、明哲保身为已任;也不像翁同龢那样,得意忘形,“喜怒见行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况”;更不像王文韶那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八面玲珑,做一个圆滑的“玻璃球”。他所信奉的政治哲学是“臣观今之中国,虽云削弱,而地大物博,确然可以振兴。惟是为政之道,不在徒托空言,而在力行实政。果能刑政修明,外侮亦将心慑。”

戊戌变法进行了两个月,光绪帝突然发现,自己的上谕“出不了中南海”,即使发布出去,也是废纸一张,各地总督、巡抚等并不认真落实。光绪帝异常震怒,1898年8月26日,他严旨切责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倘再籍词宕延,必定予以严惩。”⒄次日,又严厉要求各地督抚凡交查各件,皆须迅速具奏。政令不行,让身在局中的梁启超感慨万千:“自四月以来,明诏累下,举行新政,责成督抚,而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寡有能奉行诏书者。”⒅

相比之下,倒是师傅孙家鼐不顾年高体衰、百事缠身,积极践行维新举措。在认真履行管学大臣职责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于振兴民族工商业的实践中。6月20日和7月12日,光绪皇帝分别颁布“发展农工商”和“奖励发明”新举措,要“提挈工商”,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久,孙家鼐就与安阳巨绅马吉森等集资150万银元,创建了安阳广益纱厂。1903年开机生产,时有纱锭2.5万枚,工人2000余人,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创业最早、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

1898年,在孙家鼐的支持、参与下,其侄孙孙多鑫、孙多森领衔在上海创办国内第一家机制面粉厂“阜丰面粉公司”,股金为30万两白银。1900年建成投产,后来,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曾位居远东第一,其经济实力比荣氏家族的面粉企业还要大。

在其他领域,孙家鼐及其家族也是不断开拓,贡献巨大。史料记载,孙家鼐及其家族投资的著名企业有中阜银行、唐山启新洋灰公司、京师自来水公司、井陉矿务局、滦州矿务公司、山东烟台通益精盐公司、河南新乡通丰面粉厂等,孙家鼐堪称民族工商业的先行者之一。

孙家鼐为政清廉,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绵里藏针,受到了同代人的高度评价。1909年11月29日,孙家鼐死在任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帝赐其“文正”谥号。自宋代以后,“文正”便是朝廷对大臣死后的最高谥号(荣誉称号)。宋代,司马光、范仲淹等3人获得“文正”谥号;明代,获得“文正”谥号者仅2人。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只有曾国藩、李鸿藻等8人获赠谥号“文正”。孙家鼐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享有“文正”殊荣的人。

当然,作为封建末期的大官僚,孙家鼐身上也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比如,他的忠君思想比较浓重,一言一行,都是为了维护满清的统治。他做事比较圆滑,在处理杨翠喜案件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秉公执法,等等。但瑕不掩瑜,孙家鼐的历史性贡献是十分宝贵的,他在戊戌变法时期所表现出的改革家的优秀品质,对于后人仍有很大的启迪、借鉴价值。(该文发表于湖北《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2月,第一期)

注释:

⑴李春光:《清代各类人物的遗闻轶事》,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⑵郑观应:《上孙燮臣师相论出洋肄业生书》,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0页

⑶(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239页

⑷孙家鼐:《请饬刷印〈校邠庐抗议〉颁行疏》,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30页

⑸刘声木:《苌楚斋随笔·〈校邠庐抗议〉》,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0页

⑹高拜石:《新编古春风楼琐记》,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⑺转引自刘高:《北京戊戌变法史》,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⑻刘体智:《异辞录》卷三,上海书店,1984年版

⑼孙家鼐:《请饬刷印〈校邠庐抗议〉颁行疏》,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30页

⑽梁启超:《知耻会序》,《时务报》,第40册

⑾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页

⑿汤一介编:《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898年版,第18页

⒀《北京大学堂述闻》,《国闻报》,1898年12月6日

⒁汤一介编:《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⒂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36页

⒃转录自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

⒄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64页

⒅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1954年版,第40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