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可以多种点美洲作物
“若不是我了解些蒋方震的为人,也几乎要认为他是为中央当说客的。”唐药师折扇一收,轻敲扇骨道。孟享看到唐药师,倒是想起了蒋百里给他说的话,不由把这些给唐药师说了一下。
至于卖白酒的事情上的一些不妥之处,可以慢慢调整。而别人的风评不佳,有好也有坏。人人都有缺点,抛出一个莫须有的缺点倒是可以转移他人的视线。贪杯好酒在国人眼中也不算很大的缺点。
“虽然蒋方震赞赏德国式的中央集权,但这人有些风骨傲气,还不至于来当说客。他说这些可能是推断出了什么。先锋军的机密情况,我想范种也不会乱说,但一些实力却是摆在明处的。这半年来,从先锋军手中流出的军火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用这些分成的利润和武器通道,那先锋军半年扩张至20万一点都不难。先锋军的几次战斗,明眼人都会关注,对于先锋军的实力,20万对抗曰寇30万不难。”
“半年后,先锋军20万攻鬼子30万很轻松!”孟享心里嘀咕道,半年后的先锋军的情况绝对又是一个样子,半年之后,孟享手中就可以攒出一支强大的机械部队,还有一个强大的空军。用来对付华北的曰军还是没问题的。
“华北曰军不足三十万,第一军又有部分军队被拖在山西,第二军有大部分在南边。半年以后,除非曰寇退守,否则京津地区缺少兵力的情况依旧不会得到缓解的。到时候,攻打京津还是可以的。只是唯一可虑的是关东军以及曰本的援军。这个似乎国际上有所变动了。”唐药师猜测道,但他对于国际形势不是很熟悉,不敢妄下结论。
“曰苏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都在陈兵边界。曰本侵略华夏,苏俄是肯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困顿曰本的。要不然,曰本得了华夏的资源,苏俄是最感觉到危险的。英美不要指望,他们正盼着曰苏再打一场呢!运往曰本的美国船就没断过,现在美国国内也是只允许曰本人公共场合庆祝,而不允许华夏人集会抗议。若不是你们孟司令使了钱,只怕消息灵通的美国人依旧不知道南京屠杀的事情。这还不如苏俄人的实打实的用来度过难关的援助,虽然这也是利用。但若是先锋军占据了燕赵之地,你们的利用价值就大多了,苏俄人是肯定要来的。中央命令黄河以北的官兵不得退缩过黄河,但没有庞大的支持力量,我只担心这么多的士兵时间长了,可就散了心,只怕都要变换阵营了。到时候,可是要华夏人打华夏人了。”蒋百里一气说了那么长,似乎有些累了,但他还是竖起食指对范种说道:
“曰本人的怀柔能力很强,国人又多软骨之徒。最多一年的时间,超过了一年,曰本人站住脚,那时候就很难反攻了。除非是外部大局变动,但两三年之内,曰本人忙于消化华夏的资源,应该没有外战的打算。不要指望他人,你们有这个实力。只要先锋军打过了黄河,天下共鸣。到时候燕赵京津之地任由你们驰骋,损失是有的,但收获更多。”
孟享顾虑到其他的问题,在没有猜测到蒋百里的意图的时候,不敢心中妄下结论。但处理好根据地的事情,练好内功才是根本。
“那我再去关注一下农业问题!”孟享笑道。
在先锋军的军垦农场中,牟平阳和张长工又凑到了一起。
“张大叔,你种的田好啊!这一个大队就没比得上你,我看就是整个农场,种田比得上你的也不多。”牟平阳赞扬道。
“伺候了四五十年的地,手熟了!”张长工蹲在地头敲了敲黄铜嘴的烟袋堆笑道。
“看来我这种田,还是不得法,空有一身力气也没用!”牟平阳看了看张长工地里的庄稼羡慕道,先锋军这个农场是采用了多收多得的方式,租子不高,还提供一应农具,只需要卖力气就行,但卖力气也得需要法子。
“这个要注意几点,咦,那边来了很多人啊!”张长工正要给牟平阳指点一下,但田头小路上,来了几十个人,让他赶紧压低了声音提醒牟平阳道。
“要在耕地上收获更大,诸如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在同等条件要比本土作物产量要高一些。”陈翰笙给孟享解释道。他刚从美国被周白拉回来,但他却早早的就加入了红产国际了。对此,孟享也知道,但他从二十年代就开始组织对华夏农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在研究北方农业这方面可以算是权威了。
孟享不言,继续倾听。
“36年,在山东省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137来斤,水稻仅有109斤,谷子和高粱的亩产稍高一点,可以达到250斤左右。虽然玉米也只有200斤,但花生却可以亩产三百斤以上,甘薯更是平均亩产1300多斤以上。况且,花生和甘薯的藤蔓枝叶等获余可以专门用来饲养牛羊。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这个时侯,甘薯的幼苗栽秧是最合适的了。这种作物最是高产抗饥。”
“就整个山东来说,很多地区都是春种,一年收获一季,若加上玉米,可以两年三熟,甚至有些水土好的地方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如此,产量就一下子提高了。只是土地肥力缺失很快,需要多追肥。”
“这一段时间,我已经查看了一下,特区丘陵山地撂荒的土地还是比较多,这些地方正适合种甘薯、花生、玉米这些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春节过后,周白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大规模种植了,但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就连棉花和花生这些经济作物都被削减了耕种面积,对于先锋军来说,此时以粮为纲一点不为过。首先要保障吃饭的问题。
山东是种植花生的大省,但此时可不是家家飘香花生油,山东的花生七八成以上的是要出口的,是出口的大宗货物。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饼、花生秸、花生壳都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老百姓从产量高的花生身上得到的实惠更多,所以大规模的开始种植花生,有些年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的三分之一。
虽然花生也能饱肚子,但不能顿顿当饭吃。所以,孟享在先锋军控制的耕地上大副的削减了花生的种植面积。
棉花同样的道理,若不是需要供应棉纱厂的开工,只怕削减的也更多。
出口通道被阻,孟享也不打算靠关税支撑财政,所以保住粮食的底线才是根本。
“大叔,你这是种的什么啊?”孟享看到张长工地头上出的苗比别人看上去要好一些,便走过去亲切的问道。
“这个,这,这是春麦!”张长工有些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烟袋往腰里边插了两次都没插好。
“来吸根烟!”孟享掏出了硬壳的胜利烟,递给了张长工一根,顺手又给了一直摆手的牟平阳一根。
“大叔,你这麦子长得很好啊!”孟享笑夸道。
“一般,一般!”张长工唯唯诺诺道。
孟享看到他这么拘谨,想起了后世那些的剪辑处理镜头,不禁放缓了语调又问道:“大叔,贵姓啊?”
“小的叫张长工,弓长张,长工的长工。”张长工一口气把自己的名字都说了上来,他此时已经看到了农场的负责人都跟在后边,就知道眼前这位肯定也是个大人物。手脚更是不知道该放哪儿了,手中捧着那根香烟,有些哆嗦着回答道。
“长工?”对于他这样子,孟享也是无奈。
“张大叔给人家做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他那个早早跑路的老爷给他取名叫张长工。”牟平阳看到孟享说话很和气,不由插言道,“张大叔现在可是我们农场的第一流的庄稼把式。”
“第一流的庄家把式,那大叔对这个农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说一下。”孟享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了地头上,并拍了拍旁边示意张长工也坐下。
张长工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蹲了下来。看着孟享满脸亲切的笑容,不由狠下心来说道:“都挺好的,不过就是有些秧苗种的太密了。就像那边的那些番薯,苗种的太密,长不出好庄稼。”他犹豫着看了后边不远的那个农场负责人,没有再多说。
孟享心中却是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竟然有了个好结果。刚才陈翰笙还在惋惜撂荒的山坡地上,没种作物,而最好的培育秧苗期已过。张长工的话接着就提供了秧苗的来源。太密好办,间出去,就不密集了,而且有了现成的秧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