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秦纸的营销
因为竹简所能够记录的文字太少,而锦帛等物品又较为昂贵且不便于书写,所以书籍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按照咸阳城的市价来计算,一本诗经的价格就至少需要半金。如果全部刻在竹简上的话,可以摆满整整一车。
而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换言之,要买下一本诗经所需要的钱财,足够让一个普通人生活一年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条件读书识字的,所谓的耕读传家之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贫苦农民的范畴了。
穷苦人家无法读书,也就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下一代也就只能继续穷下去。而富贵人家的资源更多,还有着上升的渠道,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循环,持续了上千年的循环。
而科举制度与纸张的出现却拥有了打破这种循环的可能,当那些底层的百姓们可以买得起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参与考核的方式来展现自己。
那么就能够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
所以秦纸无论是对于书香门第,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来说,都绝对是好东西。
在意识到这件东西的市场价值之后,即便是嬴政也不由的生出了几分商人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这其中包含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还是属于一家垄断。
虽然一张纸卖不了多少钱,但这东西却是消耗品,一旦被大规模使用,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虽然如今的大秦统一了六国,但因为常年征战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
如果将纸张的贩卖也作为获利源头,那么国库定然会充盈许多,自己做事也不用束手束脚。
随后,嬴政便将这个想法与北辰说了一下,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北辰闻言后思索了一下,随即开口道:“若是按照陛下的想法,确实可以使用它来获得不少的利益,但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这样。”
“为何?”
嬴政问了一句。
北辰回道:“以这纸张的价值,即便是高价售卖也出有很多人抢着要,但若是那样的话也就只有拿下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另一种奢侈品。无法进行全面推广。”
“而要是低价出售,那些有钱人定然会囤货居奇,然后再高价卖给其它人。”
北辰作为穿越者深知那些资本家的贪婪,原本好好的事情,一旦被他们掺和进去立马就变味了。
所以他的主张,还是将造纸术公布出去,只有让人人都能够用得上纸,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听到这番话,嬴政微微蹙眉,他明白对方的意思,心中也知道那种做法或许更好。但就这么让他将到手的利益直接放掉,还是很肉疼的。
看到前者的模样,北辰也猜到了其心中的想法,随后道:“若是陛下真的想要以此获利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注意一下分寸。”
闻言,嬴政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北辰回道:“我们不能用纸张长期谋利,那样只会使其失去原本的价值,但趁着刚开始的时候捞上一笔还是可以的。”
“你的意思是……”
北辰接着道:“售卖纸张要分一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由少到多,先贵后贱。”
“在秦纸刚面世的时候定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只要少拿出一些,然后将其定位高价,那些贵族应该会争相抢购。”
“这样的话,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获得不少的利润。”
“半年过后,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然后多制造一些来卖,让小有资产的人也可以用的上。如此就能够获得第二波效益。”
“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把纸张的价格降到平民水平,使其彻底扩散开来。”
听到这里,嬴政问道:“如你方才所言,若是纸张的价格太低,就免不了会有人囤货居奇,价格又会再次被抬高,又该如何解决?”
听到问话,北辰回道:“想囤的话让他们囤就是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该挣的钱也挣到了,待到那些人将市面上的纸张都给买下来之后,就把秦纸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吧。”
“等到大家都掌握了造纸的方法后,纸张也就不值钱了,别说是高价就算是平价都不一定有人会要。”
听到这番话后,嬴政笑了笑:“果然是个好想法,若是真有人真的想囤货居奇,恐怕就要血本无归了。”
说着又看向了对方:“没想到你还有经商的天赋。”
北辰闻言也是笑了笑:“雕虫小技罢了,算不了什么。”
这句话并不是他谦虚,而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作为穿越者,这种最低级的营销手段只不过是基础操作而已,不过用来处理这件事却是足够了。
这时,嬴政又问道:“那造纸术真的很简单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学会?”
北辰点了点头:“不错,只要知晓了方法,很快就能够制作出来。
如果有人从旁指导的话,不出一个时辰就能够学会。若是靠自己摸索,最多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
“大致是如何制作的,可否与寡人说一下?”
嬴政问道。
北辰微微点头:“当然可以。”
“造纸可以使用的原料非常广泛。无论是竹子、渔网、麻绳、还是干草都可以。
在将原材料收集起来后,要先通过浸湿、捣碎、泥沙的处理。然后再用草木灰液浸透并蒸煮,去掉其中的胶质、油脂等。
之后再进一步捣烂,让它们成为浆糊状。然后,把这种糊状的浆质捞出,将其薄薄地摊在竹帘上晾干,晒干后将其接下来就成为了纸张。”
听到这番讲解后,嬴政微微挑眉问道:“就这么简单?”
北辰回道:“就这么简单。”
嬴政没想到困扰了人上千年的问题居然这么容易就解决了,他再次拿起桌面上的那张纸,有些感叹的道:“大巧若拙啊……” 展开全部内容
按照咸阳城的市价来计算,一本诗经的价格就至少需要半金。如果全部刻在竹简上的话,可以摆满整整一车。
而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换言之,要买下一本诗经所需要的钱财,足够让一个普通人生活一年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条件读书识字的,所谓的耕读传家之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贫苦农民的范畴了。
穷苦人家无法读书,也就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下一代也就只能继续穷下去。而富贵人家的资源更多,还有着上升的渠道,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循环,持续了上千年的循环。
而科举制度与纸张的出现却拥有了打破这种循环的可能,当那些底层的百姓们可以买得起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参与考核的方式来展现自己。
那么就能够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
所以秦纸无论是对于书香门第,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来说,都绝对是好东西。
在意识到这件东西的市场价值之后,即便是嬴政也不由的生出了几分商人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这其中包含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还是属于一家垄断。
虽然一张纸卖不了多少钱,但这东西却是消耗品,一旦被大规模使用,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虽然如今的大秦统一了六国,但因为常年征战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
如果将纸张的贩卖也作为获利源头,那么国库定然会充盈许多,自己做事也不用束手束脚。
随后,嬴政便将这个想法与北辰说了一下,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北辰闻言后思索了一下,随即开口道:“若是按照陛下的想法,确实可以使用它来获得不少的利益,但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这样。”
“为何?”
嬴政问了一句。
北辰回道:“以这纸张的价值,即便是高价售卖也出有很多人抢着要,但若是那样的话也就只有拿下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另一种奢侈品。无法进行全面推广。”
“而要是低价出售,那些有钱人定然会囤货居奇,然后再高价卖给其它人。”
北辰作为穿越者深知那些资本家的贪婪,原本好好的事情,一旦被他们掺和进去立马就变味了。
所以他的主张,还是将造纸术公布出去,只有让人人都能够用得上纸,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听到这番话,嬴政微微蹙眉,他明白对方的意思,心中也知道那种做法或许更好。但就这么让他将到手的利益直接放掉,还是很肉疼的。
看到前者的模样,北辰也猜到了其心中的想法,随后道:“若是陛下真的想要以此获利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注意一下分寸。”
闻言,嬴政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北辰回道:“我们不能用纸张长期谋利,那样只会使其失去原本的价值,但趁着刚开始的时候捞上一笔还是可以的。”
“你的意思是……”
北辰接着道:“售卖纸张要分一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由少到多,先贵后贱。”
“在秦纸刚面世的时候定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只要少拿出一些,然后将其定位高价,那些贵族应该会争相抢购。”
“这样的话,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获得不少的利润。”
“半年过后,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然后多制造一些来卖,让小有资产的人也可以用的上。如此就能够获得第二波效益。”
“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把纸张的价格降到平民水平,使其彻底扩散开来。”
听到这里,嬴政问道:“如你方才所言,若是纸张的价格太低,就免不了会有人囤货居奇,价格又会再次被抬高,又该如何解决?”
听到问话,北辰回道:“想囤的话让他们囤就是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该挣的钱也挣到了,待到那些人将市面上的纸张都给买下来之后,就把秦纸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吧。”
“等到大家都掌握了造纸的方法后,纸张也就不值钱了,别说是高价就算是平价都不一定有人会要。”
听到这番话后,嬴政笑了笑:“果然是个好想法,若是真有人真的想囤货居奇,恐怕就要血本无归了。”
说着又看向了对方:“没想到你还有经商的天赋。”
北辰闻言也是笑了笑:“雕虫小技罢了,算不了什么。”
这句话并不是他谦虚,而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作为穿越者,这种最低级的营销手段只不过是基础操作而已,不过用来处理这件事却是足够了。
这时,嬴政又问道:“那造纸术真的很简单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学会?”
北辰点了点头:“不错,只要知晓了方法,很快就能够制作出来。
如果有人从旁指导的话,不出一个时辰就能够学会。若是靠自己摸索,最多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
“大致是如何制作的,可否与寡人说一下?”
嬴政问道。
北辰微微点头:“当然可以。”
“造纸可以使用的原料非常广泛。无论是竹子、渔网、麻绳、还是干草都可以。
在将原材料收集起来后,要先通过浸湿、捣碎、泥沙的处理。然后再用草木灰液浸透并蒸煮,去掉其中的胶质、油脂等。
之后再进一步捣烂,让它们成为浆糊状。然后,把这种糊状的浆质捞出,将其薄薄地摊在竹帘上晾干,晒干后将其接下来就成为了纸张。”
听到这番讲解后,嬴政微微挑眉问道:“就这么简单?”
北辰回道:“就这么简单。”
嬴政没想到困扰了人上千年的问题居然这么容易就解决了,他再次拿起桌面上的那张纸,有些感叹的道:“大巧若拙啊……”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