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下午2时许,光绪帝按计划离开颐和园,返回紫禁城。
次日早朝,他婉转地透露了自己丧失大部分事权的信息,他“谓枢臣曰:‘朕不自惜,死生听天,汝等肯激发天良,顾全祖宗基业,保全新政,朕死无憾。’”⒀
可是,祸不单行。八月初三当天晚上,杨崇伊通过奕劻将密折“转达颐和园”⒁。杨崇伊别有用心地写道:
风闻东洋故相依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依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⒂
在送达时,奕劻还提醒太后:“伊藤博文已定于初五日觐见。俟见,中国事机一泄,恐不复为太后有矣。”⒃
听到这句话,自信心过人的慈禧不禁一愣,她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据茅海建考证,慈禧经过反复琢磨,当天晚上八点半至九点钟之间,她才临时做出决定:次日离开颐和园、回皇宫一探究竟。
据内务府《杂录档》(颐和园)载:“八月初三日,总管宋进禄等为本月初四日圣母皇太后还西苑……于是日寅初在东宫门外预备。……于八月初六日还颐和园。所传引导、跟随车辆于是日寅初在福华门外预备。”⒄“尽管所用的车马都在寅初,即凌晨3时分别在东宫门、新宫门准备完毕,但她回到西苑却已很晚。《清代起居注册》称,光绪帝于‘申刻’(下午3至5时)在瀛秀园门外跪接慈禧太后。”⒅“午刻,奉皇太后幸乐寿堂侍晚膳毕,驾还养心殿。”⒆由此可见,慈禧初三夜里回宫决定做得很突然。
但是,她往回走的时候,心中并不着急,她对控制光绪胸有成竹;而且,直到此时,慈禧仍在犹豫之中。贪图享乐的慈禧怎么会轻易地放弃“太上皇”的地位,而再次走到事务缠身的政治前台?
初四晚上,慈禧住在西苑仪銮殿(辛亥革命后,此处更名为怀仁堂)。《起居注》记载:“八月初四日,乙酉,卯刻,上诣瀛秀园门前跪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皇太后还仪銮殿。诣议蛮殿皇太后前请安。驾还养心殿。”⒇
八月初五“午初一刻(约午前11时10分),皇上御勤政殿接见日本侯爵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议政院议员大罔育造、随员头本元员、森泰次郎、时罔茂宏、署理公使林权助、天津领事官郑永昌、翻译官郑永邦。”(21)接见完全是礼节性的,在15分钟内,伊藤有颂词,光绪帝对着由总署代拟、经慈禧审定的《答词》照本宣科,根本就没涉及聘请顾问等实质性内容。“觐毕,赐宴。”(22)有关慈禧太后在帘后监视的记载,显然有些低估了慈禧的政治自信和办事手腕。
当天,军机处《知会簿》记载:“皇上明日卯初二刻升中和殿看祝版,毕,还海(指西苑)。办公事后至瀛秀园门跪送皇太后,毕,还宫(回养心殿)。满头班全知会。”这说明,至此,一切正常,慈禧还计划初六日返回颐和园。
但是,八月初六,光绪帝“驾还涵元殿”,慈禧却以他的名义发布谕旨宣布再次“训政”,原因何在?经过研究,我认为慈禧突然发难,一举收回光绪的全部事权,很可能与袁昶谢恩时说了什么“隐情”有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