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事权的当天,慈禧太后便开始对维新派进行报复。她在下达给刑部尚书兼步兵统领崇礼的懿旨中写道:“谕军机大臣等:工部候补主事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屡经被人参奏,著革职,并其弟康广仁(显然是因为哥哥康有为而受到株连),均交步兵军统领衙门拿交刑部,按律治罪。”(33)其中,“莠言乱政”与康有为奏请聘用洋顾问等激进主张密不可分。处罚宋伯鲁的懿旨写道:“御使宋伯鲁滥保匪人,平素声名恶劣,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34)这与他奏请重用康有为以及建议中、英、日等“合邦”不无关系。
初七日,太后单独审讯皇上一次。初八日,皇上率百官恭贺训政。太后旨,命皇上拜于阶下。礼成,复于便殿召群臣质讯皇上。将所抄皇上书房中及康有为寓中奏章说帖等件,逐条审讯,以诸臣质之。内有杨锐、林旭述上意,催康迅速出京之函。太后大怒,问皇上,皇上不敢认,推杨锐之意。时太后已接北洋袁世凯出首密告之事,追问皇上何意。上只得推康、谭,否则立受廷杖矣。当即饬下步兵统领捕拿张荫桓、徐致靖及新进诸人……(35)
如果袁昶在戊戌事变时没有特殊贡献,那么事变之后,康梁等人四处逃命,“六君子”血染菜市口,支持变法的徐致靖被永远监禁,李端棻、张荫桓被革职并流放新疆,甚至连地位低下的熊希龄、张元济等人都被查处……而“变法明星”袁昶不但没有受到慈禧的任何追究,而且还官运亨通,连他自己在诗中大发感慨,“一载三迁恩遇无”。(36)八月,袁昶调补“肥差”直隶布政使。
不久,身为顽固派的徐用仪(1826—1900,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人)在光绪“二十四年,皇太后再训政,复直总署,乃密荐太常寺卿袁昶。”(37)并得到批准。10月2日(八月十七日),袁昶调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
1899年3月(二十五年二月),袁昶补授光禄寺卿。
后来,袁昶又被提拔为太常寺卿。
戊戌事变发生后,“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其政策取向还不是完全倒行逆施,除了捉拿康氏兄弟、将宋日鲁革职外,并无其他停止新政的谕令。”(38)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又一突发事件发生了:
9月20日下午3点,从北京返回天津的袁世凯直奔北洋总督府,向荣禄交代了康梁“围园劫后”“囚后杀禄(荣禄)”等密谋。当天有别人在场,袁世凯的话只说了一半。21日上午,荣禄主动找袁世凯,详细了解情况。当天晚上,杨崇伊到天津,向荣禄通报了慈禧太后重新训政的消息。22日傍晚前后(38),太后获悉袁世凯的告密内容,犹如火上浇油,她十分震怒,陆续降旨,开始对康党和维新派痛下杀手。正如茅海建所指出的那样,“戊戌政变虽未因袁世凯告密而发生,但袁世凯告密的消息传到北京,大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40)
展开全部内容